香港新聞網3月14日電(編輯 李雪萍) 以DeepSeek-R1人工智能(AI)大模型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技術突破,正讓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將目光聚焦到有潛力的中國企業身上。正在深化在華業務布局的美國AI藥物開發公司英矽智能CEO扎沃龍科夫(Alex Zhavoronkov)近日表示,近期回到美國後,許多國際投資者都向他打聽投資中國AI企業的途徑。有中國投資界人士直言:“人們正爭先恐後地尋找下一個DeepSeek。”

DeepSeek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
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(CNBC)報道稱,近幾個月,DeepSeek的技術突破掀起了投資者對中國科企的狂熱興趣,加上中國政府對科技業、投資界釋出的明確支持信號,市場信心不斷增強。
英矽智能CEO扎沃龍科夫表示,近期回到美國後,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國投資者都向他打聽投資中國AI企業的途徑。“看起來,‘DeepSeek時刻’激發了全球投資者對於投資中國的濃厚興趣。”他說道,“我認為資金會回歸(中國)的。”
深圳光遠資本執行董事王宏業也提到,宇樹科技和DeepSeek吸引眾多外國投資者來華尋找機會,一些中東基金正在尋找投資中國AI企業的機會。
“人們正爭先恐後地尋找下一個DeepSeek。”北京BAI資本創始人龍宇稱,相比新的AI初創企業,她更看好那些已經熟練運用AI技術的企業。
龍宇提到,她還接到許多國際投資者咨詢AI領域之外的中國企業的電話,她認為這是外國投資者信心回歸的表現。
DeepSeek-R1大模型1月底橫空出世,不僅成為了席捲全球科技領域的大事件,而且點燃了市場熱情,引發全球投資者重估中國科技股的價值。上月,包括摩根士丹利、高盛、德意志銀行在內的頂級外資機構密集發聲,集體唱多中國資產和中國股市。
據韓國證券存托結算院披露數據,韓國投資者2月大舉進場中國,投資內地A股和港股的月度交易額達到7.82億美元,環比增長近200%,遠超韓國投資者同期對歐洲、日本股市的投資規模。
此外,據印度財經媒體MoneyControl上月報道,“DeepSeek時刻” 引發了“買中國、賣印度”的熱潮,大批外資正從印度流向中國。彭博社上月稱,與中國股市投資熱情回歸相對的是,印度由於宏觀經濟放緩、企業盈利下滑以及股票估值過高,正面臨創紀錄的資金外流。(完)
本文為香港新聞網編譯稿件,轉載請註明來源。
阅读原文:https://www.hkcna.hk/docDetail.jsp?id=100941579&channel=28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