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新聞網6月7日電 美國和日本至今已進行五輪貿易談判,但美國財長貝森特、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貿易代表格里爾在談判中立場分歧還彼此競爭,使談判更加複雜。

美國財長貝森特(左)、商務部長盧特尼克(右)。新華社資料圖
日本關稅特使赤澤亮正周四(6月5日)到華盛頓與美方展開新一輪關稅談判,據報將提議在美國增產汽車及加強稀土合作爭取關稅豁免。
外界普遍預期,日本首相石破茂和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中在七國集團(G7)首腦峰會碰面時,有望宣布日美達成協議。
日經新聞周五(6日)引述消息人士報道,美方負責談判的三名高官公開分歧、彼此競爭及觀點混亂,讓日方難以判斷特朗普政府的真實意圖。
一名消息人士說:“在談判某一刻,三位內閣官員停下與日方的討論,在對手面前開始爭辯。”
另一名消息來源指三人在爭功,猜測他們可能在試圖討好特朗普,三人有時也會分別向日方施壓要求讓步。
貝森特和盧特尼克之前爭奪財長之位,對衝基金經理出身的貝森特最終勝出,被認為是對市場觀點敏感的溫和派。盧特尼克的貿易立場則被視為強硬派,早前曾稱加征關稅即使造成經濟衰退也“值得”。相比之下,格里爾的角色似乎被淡化,特朗普曾稱貿易代表辦公室直接由盧特尼克負責。(完)
阅读原文:https://www.hkcna.hk/docDetail.jsp?id=101019221&channel=28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