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中通社8月9日電(香港中通社記者 董鈺婕 吳一帆)在中國祁連山國家公園(候選區)青海片區的青陽溝管護站,有一支特殊的生態管護力量——青陽溝女子管護隊。62名來自漢族、藏族、回族、蒙古族等民族的女性工作者被隨機分配而來,“無心插柳”組成了以女性為主的管護隊伍。她們當中,年齡最大的49歲,最小的只有25歲,在平均海拔3100米的祁連山脈深處,長年肩負起約1.6萬公頃的管護重任。近期,中通社記者赴青海探訪了這支祁連山的“巾幗守護神”,了解到她們日常工作生活裡的動人故事。

香港中通社圖片。(香港中通社記者 董鈺婕 攝)
守護高山的“格桑花”騎馬無人機樣樣通
祁連山脈位於中國青海省與甘肅省交界,由多條西北—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組成,還涵蓋超過3000條冰川和大片濕地,是高原的“水塔”,對地球生態平衡意義重大。祁連山區濕冷氣候有利於牧草生長,山區發展出大片畜牧草場,還擁有青海雲杉、祁連圓柏等樹木織就的豐富森林資源,雪豹、白唇鹿等珍稀動物在此棲息。
青陽溝女子管護隊日均8小時的巡護工作涵蓋轄區林木生長監測、病蟲害防治、火災隱患排查、野生動物保護救助等內容。車到不了的地方,她們就騎摩托車;摩托車也到不了的地方,她們就騎馬甚至步行。已在此工作8年的管護員楊忠向中通社記者介紹,為了完成巡護工作,如今每個管護員都熟練掌握開車、騎摩托車、騎馬等技能,一天走十幾、二十公里山路不在話下。
多年以來,這支女子管護隊也親身見證轄區生態環境的維持及改善,還有管護技術的進步。譬如,轄區草原、森林、野生動物變多了;如今林區到處有紅外相機,方便監測管護,還拍攝到5隻雪豹同框的珍貴畫面。“現在也有無人機,我們有時也帶著無人機去巡護,能拍攝到很多岩羊奔跑。”

香港中通社圖片。(香港中通社記者 董鈺婕 攝)
巾幗不讓鬚眉剛柔並濟克服困難
楊忠說:“最初讓大家感到無助和徬徨的困難,也在一次次磨練中變得習以為常。”
她回憶起2018年,巡護隊的皮卡車陷到了冰窟窿裡,“折騰了5個多小時,車都沒辦法挪動一點點,那個地方也沒有信號,電話也打不通”。無助難過之下,她們徒步走了兩個多小時,終於離開了那片區域。
除了應對類似的突發情況,女子管護員們也成功克服了日常生活中的困難,並發揮出女性細膩、溫柔天性的優勢。
青陽溝管護站站長楊毛措告訴中通社記者,女子管護員們巡護途中有時也會帶上孩子,順便給孩子傳授一些生態保護知識。此外,女子管護員在溝通協調方面與男性相比,也佔優勢。“有的農戶牧民家裡,男的要出去掙錢務工,女性老人在家裡守。我們女性去走門串戶宣傳的話,與男性相比,這些農戶牧民就更有安全感,溝通起來更親切一點。”
楊毛措自豪地說:“每個管護員,每位女性身上都經歷了一些不容易。但甚至於男性做不到的,我們女性都做到了。”
楊忠則說:“愛美是女人的天性。儘管每次巡護我們都戴著帽子、圍著紗巾,可長期暴露在高原強烈的紫外線下,加上山區的風吹日曬,日復一日改變著我們的容顏,臉越來越黑,手越來越粗。可是我們不在乎。守護著這方山水,環境是越來越好了,我們感到自己付出的這一切都是值得的。”(完)
阅读原文:https://www.hkcna.hk/docDetail.jsp?id=101077010&channel=28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