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新聞網9月17日電(記者 馮秋榆) 近日,台灣2026財政年度防務預算部分內容曝光,對比2025年防務預算,顯示出“自製潛艇計劃”推遲、台軍主戰坦克升級案可能胎死腹中等“力所不能及”的變數。另一方面,美方仍對對台軍售垂涎三尺。《華爾街日報》日前評論稱:“如果美國能交付武器,台灣國防預算可能會更高。”
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鄭劍在接受香港中通社、香港新聞網記者採訪時表示:“自製能力有限、對外軍購與自製政策相矛盾,更徒耗台灣民眾血汗錢。我們可以想象,當台軍官兵看到93閱兵中解放軍先進武器裝備時,將是何等的失望與絕望。台軍面臨結構性困境,唯 一的破解之道在民進黨當局放棄‘聯美謀獨’路線。”
預算顯變數:所謂“自製潛艇計劃”推遲
“隨著台灣地區防務部門向‘立法機構’提交的2026財政年度防務預算部分內容曝光,人們發現,台軍一些原本計劃內的項目出現‘力所不能及’的變數。”鄭劍分析指出:比較2025年度與2026年度的預算書可見,賴清德力推的海鯤號潛艇後續艇建造計劃推遲了。
“海昌計劃”是台軍武器裝備自製計劃的重中之重,各方寄予厚望。民進黨當局將其作為政績工程,不遺餘力推動。目前該計劃處於首艦海試階段,後續將再建7艘。鄭劍分析指出:比較兩年預算書可見,海鯤號後續艦總采購金額雖然未變,但2025年度預算書中部分額度延後一年執行了。
“為何推遲?實際上,台灣潛艇計劃啟動至今醜聞不斷,台軍方以往堅稱,海鯤號今年11月交艦。但是近日多位軍方人士被問到是否能如期交艦時,態度卻是欲言又止。2026年度預算書之所以神秘兮兮、語焉不詳,甚至還有一種可能,就是根本不敢建造第二艘,表列的預算只是一些邊邊角角的建造項目,不敢曝光。除非賴清德不顧官兵死活,強令繼續建造。那就是在製造‘水下棺材’了!”
自研、自製能力有限 把自己推到“固定靶子”境地
鄭劍表示:“第二,台軍主戰坦克升級案也可能胎死腹中。”台媒披露,M60A3研製中的新炮塔升級案被陸軍否決。台軍這批M60A3坦克原本就是美軍用過的二手貨,1994年起交付台軍,迄今車齡遠遠超過30年。2022年,台軍決定對這批坦克展開分階段延壽、性能提升,計劃今年10月完成測試,隨後進入實際升級改裝階段。然而據台媒披露,M60A3研製中的新炮塔升級案,因炮管口徑未升級至120毫米而被陸軍否決。“解放軍的主戰坦克主炮都是125毫米,裝甲防護力世 界一 流,台軍用105毫米如何抗衡?台陸軍要求選擇120毫米炮,是順理成章的。我們可以想象,當台軍官兵看到93閱兵中解放軍先進武器裝備時,將是何等的失望與絕望。” 鄭劍說。
雪上加霜的是,近日,台媒又傳出消息,稱由於體積、重量過大,M60A3TTS無緣下個月在台北舉行的防務展,因為無法開進展館!南港展覽館方面表示,該坦克重達53.6噸,地板實在“擔當不起”。台軍在解放軍強大的裝甲和反裝甲戰力壓迫下,由於技術水平所限,坦克裝甲車輛不得不越造越大、越買越重,其結果便是直接影響到車輛的機動能力和隱蔽性,自己把自己推到“固定靶子”的境地。
美媒:“好好出貨,台灣國防預算或更高”
另一方面,美方仍對對台軍售垂涎三尺。《華爾街日報》日前評論:賴清德提出的2026年國防預算占GDP比例略高於3.3%,接近北約組織(NATO)軍事支出占GDP 3.5%的新目標。彭博社9月11日報道內容稱:“美國是台灣的主要軍事支持者,與北約成員國一樣,特朗普鼓勵台灣采取更多措施保衛自己。”
美國喬治梅森大學(George Mason University)今夏統計,美國尚未交付台灣的武器總額超過200億美元。《華爾街日報》報道稱: “台灣想向美國證明自己是值得支持的安全夥伴,但在強化威懾能力方面動作太慢,賴清德的國防預算占GDP 5%可能都還不够激進,特朗普和其部分幕僚曾多次談及台灣應該提高國防預算至GDP的10%。如果美國能交付武器,台灣國防預算可能會更高。”
“你想買多少就買多少,買越多越好。”台灣民眾的血汗錢成了美國眼中的肥肉。

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鄭劍(受訪對象供圖)
專家:台軍面臨結構性困境 “聯美謀獨”沒出路
“台灣財政年度防務預算暴露出的問題說明,民進黨當局不顧內外條件,強行推行武器裝備自製政策,必然導致計劃一拖再拖、一變再變,問題百出、得不償失。” 鄭劍說。
他分析認為,民進黨推行“聯美謀獨”路線,使得台海風高浪急,台軍壓力倍增,武器裝備現代化需求急速上升。但台灣自研、自製能力有限,軍購困難重重,必然導致台軍武器裝備與解放軍相比,越來越落後,彼此差距不但沒有縮短,反而持續加大。台軍縮短差距的唯 一出路就是對外軍購。但是,這勢必與自製政策相矛盾,更徒耗台灣民眾血汗錢。
“即便台軍尚在紙面上、PPT上的武器裝備項目,與解放軍現役武器裝備相比也是顯著落後。在兩岸巨大的實力差距目前,這是必然的。這是台軍面臨的結構性困境。唯 一的破解之道在民進黨當局放棄‘聯美謀獨’路線。”(完)
阅读原文:https://www.hkcna.hk/docDetail.jsp?id=101112731&channel=2805